胆囊结石是常见的胆道疾病,困扰着不少人的健康。随着网络信息传播,声称能排石的方法层出不穷 —— 从药物、食疗到体外碎石术,让患者既抱希望又存疑惑:这些方法真的安全有效吗?盲目尝试会不会有更大风险?
今天,中国医师协会内镜保胆培训基地主任、四川结石病医院肝胆外科何明刚主任,就来揭秘各类网传排石法的真相,为大家提供科学的应对指南。
何明刚主任指出,临床常用的胆囊结石药物包括溶石、排石、消炎三类,其效果和安全性需理性看待,并非 “万能神药”:
溶石药:需通过改变胆汁成分溶解结石,疗程长达数月至数年,对质地坚硬的成形结石效果极差,患者难以坚持。
排石药:通过促进胆囊收缩、松弛胆管平滑肌排石,但胆囊管和胆总管狭窄,极易引发胆道梗阻,导致胆管炎、胰腺炎等致命并发症。
消炎药:对于缓解患者右上腹部位的疼痛、改善食欲减退、恶心、呕吐等临床症状,能起到一定的效果。
何明刚主任表示,“苹果汁+橄榄油排石” 等方法缺乏科学依据,所谓“排出的结石”,实为橄榄油与消化液的凝结物,并非真正结石。
橄榄油无法返流进入胆囊接触结石,苹果汁也无软化结石的作用。
油脂虽能刺激胆囊收缩,但胆囊结石患者多存在功能异常,大结石无法通过胆管,强行收缩会升高胆囊内压,加重疼痛甚至诱发急性胆囊炎。
何明刚主任表示,体外碎石术在肾结石的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,但临床不用于胆囊结石。因为从人体生理结构层面来看,这种方法风险极高,可能引发比胆囊结石更严重的健康问题。
胆囊结石击碎后需逆重力通过螺旋状、纤细(2~4mm)的胆囊管,排出难度极大,碎石易滞留引发梗阻。
梗阻可能导致急性胆囊炎、胆管炎,若碎石进入胆总管嵌顿,还会诱发凶险的急性胰腺炎,危及生命。
手术治疗以其快速、彻底的优势,在胆囊结石的治疗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。
对于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,推荐微创保胆取石手术。保胆手术有着诸多优势,它能够保障患者未来的生活质量。在取净结石的同时,完整地保留胆囊及其功能,避免了胆囊切除后可能出现的多种近、远期并发症。
手术治疗的方式十分灵活,秉持着“应保尽保,应切则切”的原则。如果在手术过程中发现胆囊不适合保留,医生可以迅速且无痛苦地将手术方式转为胆囊切除术,避免了患者进行二次手术的痛苦。
当发现胆囊结石后,要避免轻信网络上的不实信息,网传排石法多有局限或高风险,切勿轻信。确诊后应遵循科学的医疗建议,才能更好地应对胆囊结石,维护自身的健康。